打铁需趁“热”——化危为机的6个技巧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J.Carlos Rivero 吴海峰(翻译) 

机构地区:[1]Oliver Wyman [2]不详

出  处:《北大商业评论》2010年第4期116-119,共4页PKU Business Review

摘  要:大萧条时期,杜邦公司对研发进行了大量投入,发明了一系列新产品,比如尼龙。谁成想,10年之后这一大萧条前尚不存在的商品为杜邦创造了40%的收入。苏联解体时,芬兰经济受到了重创,诺基亚公司放弃了90%的现有业务,转而投资研发通讯产品,比如手机。

关 键 词:“热” 大萧条时期 技巧 杜邦公司 通讯产品 诺基亚公司 苏联解体  

分 类 号:F830.99[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