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肇滋[1]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
出 处:《桥梁建设》1990年第4期38-48,共11页Bridge Construction
摘 要:目前国内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对斜截而抗剪强度计算中的移动集中荷载及均布荷截梁的剪压破坏临界截面位置,在研究工作中很少涉及,而这是建筑结构特别是桥梁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苏联M.C.鲍里申斯基在四十年代,在RC梁抗剪强度与剪跨比的关系发现之前,曾提出对Q_(hk)求极值法以寻求剪压破坏最危险的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C,由于它未联系外力Qp,因此得出C完全与实验不符,更未给出抗剪强度计算的临界截面位置准确的理论。本文联系外力Qp,以剪跨比m为变量,从而导出了两种荷载梁的斜截面剪压破坏的临界截面位置。它的正确性已为实验证明。此问题的解决,使钢筋混凝土梁抗剪计算一系列问题获得改进,使之更加合理与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7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