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株麻黄化石的发现及其对麻黄科(尼藤目)形态、生态和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鑫[1,2] 郑少林[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 [2]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深圳518004 [3]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沈阳110034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8期675-683,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2006;40372008;40632010;J063096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虽然已有很多关于麻黄科化石的报道,但是其作为整株植物保存下来的并不多见.正是由于对于部分保存的化石材料缺乏信任,通过DNA序列分析来研究麻黄的现代生物学家怀疑麻黄的早期起源进而提出了麻黄的近代起源说.为了进一步增进对麻黄植物历史的了解,报道了来自辽宁省早白垩世义县组整株保存的麻黄化石——洪涛麻黄(新种).这些化石具有麻黄的典型特征,如灌木习性、交互对生的分支方式、带有珠孔管的顶生雌性单位.这些整株保存的化石为麻黄的早白垩纪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助于消除目前关于麻黄起源时间的争议,并对人们了解麻黄科植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态和演化有所裨益.

关 键 词:化石 尼藤目 整株植物 洪涛麻黄 白垩纪 辽宁 

分 类 号:Q941[生物学—植物学] 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