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出 处:《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第3期345-346,共2页Inner Mongolia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Pre-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的关系及Pre-S1蛋白的检测意义。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进行乙肝六项检测(两对半+Pre-S1蛋白)。检测结果按两对半模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6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中,Pre-S1蛋白阳性标本678例,阳性率60.21%。大三阳(HBsAg+、HBeAg+、HbcAb+)268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38例,阳性率88.8%;小三阳(HBsAg+、HbeAb+、HBc Ab+)629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66例,阳性率42.3%;一、五阳性(HBsAg+HbcAb+)185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149例,阳性率80.5%;其它少见模式44例,其中Pre-S1蛋白阳性25例,阳性率56.8%。结论:乙肝大三阳者,Pre-S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模式,阳性率的高低依次为:大三阳,一、五阳性,小三阳;Pre-S1蛋白可作为判定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强弱的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