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临床初步观察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顾俊[1] 马康华[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16

出  处:《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第3期222-224,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

摘  要:目的:评价开启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双腔起搏器减少心室起搏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接受双腔起搏治疗的患者,将开启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20例DDD患者纳入最小化心室起搏组,其余20例无或未开启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DDD患者纳入传统双腔起搏组。通过程控随访观察患者心房和心室的起搏比例;通过SF-36健康调查简表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没有观察到与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有关的不良反应;最小化心室起搏组患者心房起搏比例与传统双腔起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化心室起搏组患者心室起搏比例较传统双腔起搏组显著降低(34.1±24.2%∶62.2±25.4%,P<0.01);较传统双腔起搏组SF-36得分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可以安全、有效的降低患者心室起搏的比例,但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 键 词:双腔起搏器 最小化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比例 生活质量 

分 类 号:R318.11[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