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葛林科[1] 陈景文[1] 张思玉[1] 蔡喜运[1] 王壮[1] 王春玲[1]
机构地区:[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4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11期996-1001,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6CB4033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77010);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编号:IRT0813)资助项目
摘 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在水环境中不断被检出的新兴污染物,研究其环境行为和毒理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加替沙星是一种代表性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本研究考察了模拟日光照射下,水中加替沙星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与机理.加替沙星的光解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纯水中加替沙星发生了直接光解及·OH和1O2参与的自敏化光解,其表观光解量子产率为(5.94±0.95)×10-3.与纯水中相比,加替沙星在淡水、海水中光解较慢,这归因于pH及水中溶解性物质的复合影响.在pH5~11范围内,加替沙星在其等电点附近光解最快.Cl-和Fe(Ⅲ)对其光解动力学没有显著影响(P>0.05),而腐殖酸(HA)和NO3-明显抑制其光解(P<0.1).HA和NO3-可以通过光掩蔽效应减慢加替沙星的光解,或者捕获·OH和1O2,抑制自敏化光解.发光菌(Vibriofischeri)毒性实验表明,加替沙星光降解生成了具有较高风险的中间产物.
分 类 号:X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