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2]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4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年第4期311-320,共10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600035,3067015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批准号:KSCX2-YW-Z-067,KSCX2-YW-Z-0927);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
摘 要:简要回顾了物种概念争论的历史.根据来源将这些争论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前,争论的主导概念是模式种概念;第二阶段从《物种起源》发表到综合进化论期间,争论的主导概念是形态种概念;第三阶段从综合进化论到Hennig的分支分类时代,以Mayr的生物学种概念为代表从机制上阐明了物种存在的生物学原因;第四阶段,分支分类以来,以系统发育种的概念为代表.在分析物种关键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物种研究新的进展,提出物种是由特定机制所维系的具有一定属性表现的优良基因组合的保存单元.基于植物演化的特点,提出认识植物物种的3个阶段:形态识别阶段、多学科证据积累和检验阶段与优良基因组合保存机制阐明阶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