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芊[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系
出 处:《中国外资》2010年第8期15-16,18,共3页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摘 要:200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过刺的时期,物价水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轮通货紧缩的过程,但是通过膨胀的阴影像一个幽灵一样仍不对地侵袭着每个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必须知道导致通货膨胀的源头在哪里,关于这点学术界争论得沸沸扬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中国或者所有盯住汇率制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又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若一个国家采取钉住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那么钉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被钉住国决定的。据此,文章试图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中国从1994年1月1日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故文章选择中国一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他们从1994年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具有较显著的Granger引致关系,美国才是全球通货膨胀的输出源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