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精华[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156-167,共12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BWW006)
摘 要: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俄国同样取得了可观的业绩,成为20世纪后半期以来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但并未引起国际学界重视,也未赢得广泛的读者。原因复杂多样,但最主要的是:苏俄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现实条件、发展的动力皆有别于西方要用适合文化市场的叙述去颠覆理性主义的话语霸权,而是隐性地消解苏俄强大的意识形态力量。这样的情境,导致苏俄后现代主义是要复兴现代主义的另类叙述模式,而不是西方的隔离和现代主义的关联,这也使具体的文学叙述策略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点。当然,欠缺相应的理论诠释也是限制其进入世界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