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更新世人类环境(英文)  

THE PLEISTOCENE HUMAN ENVIRONMENT OF NORTH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祁国琴[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  处:《人类学学报》1990年第4期340-349,共10页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摘  要:三十年来古人类学及其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在西藏、周口店、黄土高原及东部沿海平原多学科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我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文中所谓“华北“,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包括西北、内蒙、东北、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江苏部分地区。 我国北方已发现含有人类化石的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大约有30个。通过分析各动物群的组成、所含各生活类型的比例以及南北过渡动物群地理位置变化等并参考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更新世期间,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是生活在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西高东低的山川大势逐渐形成、气候总的趋于干冷而又具多旋回的自然环境中。 距今约110—100万年,中国北方最早出现的公王岭蓝田人,生活在温暖、近乎亚热带的森林环境中;距今70—50万年的陈家窝蓝田人,生活在一个全球性(距今90—70万年的贡兹)冰期之后的干凉气候下的草原环境;距今约50—30万年,对北方的原始人类来说,是一个温和适宜的生活时期。先后出现了北京人、庙后山人、骑子鞍山人、大荔人等。但是在他们生活的后期,华北的气候又趋于干冷;距今14—10万年,在华北又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距今10万年以后,华北的气候进一步趋向干冷。其间有两个冷峰(距今约6万年和1.The analysis of main Quaternary mammalian faunas associated with human fossil and studies of the other disciplines showed that the pleistocene humans of North China lived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at Qinghai/Xizang plateau was rapidly rising, the three large stairs in the topography decreasing in height from west to east were gradually created, and the climate became colder and drier but there were multiple fluctuations in this general trend.

关 键 词:更新世 人类环境 

分 类 号:Q98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