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长春花碱不同给药方式局部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云[1] 翟红岩[1] 李亚珍[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肿瘤科

出  处:《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摘  要:目的为防止静脉注射去甲长春花碱,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浅表溃疡,疼痛并伴有静脉炎。方法对17例病人采用二种给药方式,第一种先输入去甲长春花碱,后输入生理盐水1500ml加地塞米松15mg;第二种先输入利多卡因2ml加地塞米松5mg,后输入去甲长春花碱,再输入液体1000ml。观察二种给药方式局部皮肤刺激症状及静脉炎发生率。结果第一组51%,第二组25%,P<0.05。结论静脉炎发生率与给药方式有直接关系。

关 键 词:去甲长春花碱 给药方式 过敏性静脉炎 护理 

分 类 号:R473.73[医药卫生—护理学] R979.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