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阈中的齐泽克“共产主义假设”——《首先作为悲剧,然后作为喜剧》剖析之一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金林[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10018);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B1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BZX00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摘  要:齐泽克指出,如果说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双重死亡,那么现在就是"再一次充分忠诚于共产主义观念"之良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所内含的社会对抗性,证明了恢复共产主义概念的正当性。齐泽克根据所确认的四种对抗性,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假设",从"圈占公共体"与"被排斥者"这两个维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充分阐述,并指出这两个维度在恢复共产主义概念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重要性。从唯物史观的视阈来看,齐泽克的这番努力值得关注,其最具启示之处在于他力图从当下历史实在中寻找共产主义的根据。然而,在重新规定共产主义观念中,齐泽克把传统无产阶级概念激进化到存在层面,视之为"被剥夺了实体的主体"或"无实体的主体性",这固然容纳了经典无产阶级概念所轻视的边缘群体,但却同时使这一概念丧失了原有的革命性。因此,齐泽克的"共产主义假设"是否能够作为反抗全球资本主义的激进运动的"开端",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 键 词:齐泽克 共产主义假设 对抗性 公共体 被排斥者 无产阶级化 

分 类 号:B1[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