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金林[1,2]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上海200433 [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3期17-23,共7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10018);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B1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7BZX001);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摘 要:齐泽克指出,如果说2001年"9.11"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双重死亡,那么现在就是"再一次充分忠诚于共产主义观念"之良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所内含的社会对抗性,证明了恢复共产主义概念的正当性。齐泽克根据所确认的四种对抗性,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假设",从"圈占公共体"与"被排斥者"这两个维度对这一假设进行了充分阐述,并指出这两个维度在恢复共产主义概念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重要性。从唯物史观的视阈来看,齐泽克的这番努力值得关注,其最具启示之处在于他力图从当下历史实在中寻找共产主义的根据。然而,在重新规定共产主义观念中,齐泽克把传统无产阶级概念激进化到存在层面,视之为"被剥夺了实体的主体"或"无实体的主体性",这固然容纳了经典无产阶级概念所轻视的边缘群体,但却同时使这一概念丧失了原有的革命性。因此,齐泽克的"共产主义假设"是否能够作为反抗全球资本主义的激进运动的"开端",有待进一步观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