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庆阳农村经济研究——以20世纪30—40年代的国统区为中心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正林[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86-95,共10页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06BZS032)

摘  要:20世纪30—40年代,庆阳国统区是一个自耕农为主的社会,但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和富农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存在地权分配不均的问题。传统经济模式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兼营的经济格局并没有改变,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家庭和自然经济服务,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商品化生产程度不高;商业资本弱小,而且农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市场狭小,商品流通以土产为核心。同时,庆阳农村也出现了现代化因素,新式金融机构开始渗入农村社会,成为农业金融的主要来源;西峰逐渐成为陇东新的中心市场,也加强了庆阳农村与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联系。

关 键 词:20世纪30一40年代 庆阳 农村经济 

分 类 号:K2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