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赤羽賢浩 高恕之 夏淑贤 

出  处:《日本医学介绍》1990年第7期289-290,共2页Progress in Japanese Medicine

摘  要:一、HBV和HBV相关标记物在感染了肝炎病毒的人和黑猩猩的血液中存在3种颗粒:HBV的颗粒是被称作Dane颗粒的直径42nm的球型颗粒,双层构造;内部核心的core颗粒,直径27nm,显示HBc抗原活性。将此颗粒用2ME(2巯基乙醇)和SDS(十二烷基硫酸纳)处理后,可产生新的HBe抗原活性,包含核心的衣壳所显示的抗原活性称HBs活性。当HBV在肝细胞中增殖时,这个衣壳部分即产生过量,以管型颗粒和小球型颗粒状和Dane颗粒的几十倍到几千倍的量释放入循环血液中。构成HBs抗原的多肽能分解为数条,其中p22’gp27两条是主要的,它们同时在HBVDNA的S基因架编码,由226个氨基酸残基构成。p22和gp27在分子量上的差别是由于N末端第146位天门冬酰氨残基上结合的糖链不同,gp31,gp35是gp27、p22N末端第55个氨基酸所结合的,已明确,

关 键 词:乙型肝炎 病毒标记物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