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功力大赛桩上和夺桥徒搏技术特点与训练要点  被引量:2

Skill Features and Training Points of Fighting with Bare Hands on Pile and Bridge in Wushu's Skill Contes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文友[1] 梅杭强[2] 高文山[2] 李永明[2] 

机构地区:[1]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齐齐哈尔161006 [2]天津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天津300381

出  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75-276,共2页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基  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SH2007C17)

摘  要:桩上徒搏与夺桥徒搏来源于梅花桩和太极推手,但作为一项具有详细规则的竞赛项目却分别形成于现代的首届和第3届武术功力大赛[1],由于开展时间较短,普及程度不高,因此没有专门从事这方面训练的运动员与教练。参赛者大多为民间习武者或者是体育院校在校生,通过赛前临时组队,经过"简短"训练便匆匆上场[2]。这种"业余"的训练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

关 键 词:武术功力大赛 桩上徒搏 夺桥徒搏 

分 类 号:G852.9[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