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龚瑞娥[1] 吴安华[1] 冯丽[1] 张凤林[1] 刘珍如[1] 吕一欣[1]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008

出  处:《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年第5期595-596,共2页China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摘  要:目的了解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评价采取干预措施后的控制效果。方法确定6类手术作为监测对象,分2个监测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了解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本底的感染率,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如手术患者在门诊做好术前准备以缩短术前住院时间,规范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将手术医生的操作进行危险因素的调整后反馈给手术者等进行干预。第二阶段评价采取相应措施后切口感染控制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 2个阶段共监测手术5128例次,手术部位感染168例次,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28%,干预前后分别为4.59%及2.12%,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24.43,P=0.001),干预对结、直肠切除手术和胆囊及胆管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效果明显(P<0.05);其他4类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亦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关 键 词:感染/预防与控制 手术部位 目标性监测 

分 类 号:R639[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