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霞[1] 朱清静[1] 蔡艳萍[1] 万十千[1] 周星[1] 阮连国[1]
机构地区:[1]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中西医结合肝病科,湖北武汉430023
出 处:《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第11期1655-1656,共2页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摘 要:目的:探讨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及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前3位为抗结核药占62.1%(36/58),中草药占19.0%(11/58),抗微生物药占3.4%(2/58);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35例(60.3%),恶心呕吐18例(31.0%),发热5例(8.6%),皮肤瘙痒5例(8.6%),无任何症状21例(36.2%),皮肤巩膜黄染20例(34.5%),肝大4例(6.9%),皮疹3例(5.2%);治疗1个月后痊愈29例(50.0%),好转24例(41.4%),未愈3例(5.2%),死亡2例(3.4%)。结论:临床上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很多,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定期随访肝功能试验,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有关药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