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鸵鸟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劳[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

出  处:《中国禽业导刊》2010年第8期9-10,共2页Guide To Chinese Poultry

摘  要:考古研究证明,我国远古曾经有过鸵鸟生存。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萨拉鸟苏河流域是中国华北地区晚更新世代表性动物群——"萨拉鸟苏动物群"的命名地点,也是著名古人类——"河套人"的化石产地。自20世纪20年代起,发现化石共46种,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包括鸵鸟的12种鸟类。1996年在北京王府井东方广场的施工中,发现远古人类的遗物和遗迹。经科学鉴定,该处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遗址,是首次在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发现如此久远的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发现的动物化石初步鉴定为原始牛、斑鹿、蒙古草兔和鸵鸟等,其中有鸵鸟蛋壳化石。北京旧石器时代的鸵鸟蛋壳化石出土,说明了中国北京在25 000年前曾有鸵鸟生存,它们和北京的古人类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其他省还有鸵鸟化石出土,对研究我国鸵鸟资源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中国古代的鸵鸟早已灭绝了。近代这种身高2m~2.5m,体重120kg~140kg的古老的物种只存在于非洲。

关 键 词:鸵鸟产业 萨拉乌苏河流域 鄂尔多斯高原 华北地区 哺乳动物 动物群 内蒙古 古人类 

分 类 号:S839[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