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武[1] Ronald CLARKE 邢松[1,3]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 [2]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Johannesburg,South Africa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6期724-736,共13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2016,40972017);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编号:2007DFB20330,2009DFB20580)资助
摘 要:一般认为东亚大陆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代表最早一批由非洲扩散来的人类.古人类学界对这些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及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在湖北建始发现的3枚更新世早期人类牙齿,以及257枚非洲、欧洲和亚洲不同时代古人类和现代人类牙齿齿冠形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类牙齿的齿冠轮廓、对称性以及齿尖排列在化石人类与现代人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包括南方古猿、非洲早期人属和亚洲更新世古人类在内的多数化石人类P3齿冠轮廓明显不对称,咬合面轮廓呈弯曲的长椭圆形;M1咬合面轮廓对称,接近长方形,无明显齿尖突出;M1齿冠呈后尖和次尖略突起,原尖和内尖不显的非对称形状.与此相对,现代中国人和部分欧洲更新世晚期人类P3齿冠呈颊侧宽,舌侧窄的对称轮廓;M1齿冠形状明显不对称,舌侧齿尖向远中方向偏移,尤其以次尖突出显著;M1齿冠轮廓略呈对称的圆形.南方古猿齿冠形状变异范围较大,而亚洲古人类在牙齿形态区域分布比较集中.建始人3枚牙齿齿冠轮廓、对称性以及齿尖排列与亚洲更新世早期和中期古人类的同类牙齿形状接近.未发现建始人牙齿齿冠形状明显不同于其它中国直立人,而与南方古猿及非洲早期人属成员特别相似的证据.
分 类 号:Q981[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