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教育部和卫生部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2]武警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天津300162
出 处:《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3期193-196,共4页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7CB512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0690)资助课题
摘 要:脑内阿片受体在痛与镇痛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目前在体定量检测脑内相关分子参与神经信号转导的唯一途径。本文在简要回顾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的发现、生理功能及其脑内分布的基础上,对已应用或有望应用于人体的阿片受体选择性和非选择性示踪剂及其在PET成像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并对阿片成像结果所反映的神经机制进行解读。鉴于脑内阿片受体在介导痛与镇痛中的重要作用,文中着重就近年来有关痛与镇痛的脑内阿片受体PET成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 键 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 阿片受体 示踪剂 疼痛 镇痛
分 类 号:R445.6[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38.2[医药卫生—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9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