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中铎[1,2] 郭昱嵩[1] 李路[1] 汤恩浦[1] 谭围[1] 刘楚吾[1,2] 刘筠[2]
机构地区:[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湛江524025 [2]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沙410081
出 处:《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0年第6期516-521,共6页Scientia Sinica(Vitae)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批准号:2007BAD2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972253)资助项目
摘 要:对20种笛鲷鱼类的72条DNA条码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采自南海的13种笛鲷鱼类的典型样本;利用这13个典型样本的线粒体DNA的3个基因(COⅠ,COⅡ和Cytb)全序列和核DNA的2个基因(RAG1和RAG2)的部分序列组合而成的5389bp,对这13个物种进行了系统进化关系的推测.数据表明,分子进化关系与基于Allen的形态学分类系统所强调的体色、体侧带型特征相关性明显.分布在浅水的黄体笛鲷(Lutjanus kasmira,L.bengalensis和L.quinquelineatus)和分布在深水的红体笛鲷(L.malabaricus,L.erythropterus和L.sebae)分别聚在一起,因此推测,作为缺乏地理隔离的岩礁鱼类,笛鲷的成种机制可能是通过体色与视觉系统同步分化驱动物种分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4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