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官欣荣[1]
出 处:《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7期71-80,共10页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基 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以司法介入为中心"(编号:06YG0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商法规制研究"(编号:09YJA820025)的成果
摘 要: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其"可诉性差"为人垢病,因而有必要重构公司社会责任实现机制。借鉴美国各州公司法对"利益相关者条款"效力规范上所采取的多元模式,我国《公司法》在引入"利益相关者条款"中应采取"强制+授权"的分类而治模式:针对大型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董事(经理),在一些"特定"的商业决策(如薪酬安排、并购重组)之场合,应将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作为一项新增的董事义务(社会义务)以强行性条款作出明确规定,并赋予利害关系人相应诉权,以敦促董事践行公司社会责任;针对中小型公司(非上市公司),则以授权性条款引入为宜,以使社会责任承担与尊重自治相平衡,而不致矫枉过正,影响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应早日引进"商业判断规则",以便为"利益相关者条款"的配合适用做好铺垫。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