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天禄[1]
机构地区:[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2期100-109,共10页Issues of Contemporary World Social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不破哲三思想研究:日共对马克思主义日本化的探索与启示"(项目号:08BKS04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冷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项目号:06JJD710007);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不破哲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日本化及其启示"(项目号:07A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