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灵玢[1]
机构地区:[1]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
出 处:《江汉论坛》2010年第7期117-120,共4页
摘 要:干涉作为一种处理国际事务的手段一直备受争议。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与孟子就以儒家的独特眼光对干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初步界定干涉条件的基础上,对于干涉的缘由、干涉的目的、干涉的途径与导致干涉成败的因素均有论及,他们有关干涉的思想不仅当时得到部分实践检验,在现代国际关系中也可以不断得以印证。本文比较现代西方有关干涉的各种学说与孔子孟子以礼乐仁义为核心赋予干涉的不同作用和价值,对于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干涉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