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散文”的“纯粹分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诗”与“散文”观(三)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方竞[1] 朱旭晨[2] 

机构地区:[1]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2]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出  处:《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9,共9页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05AZW002);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07J02)

摘  要:穆木天1926年以法国文学为参照的文学批评体系是通过《法国文学的特质》建构起来的。针对"五四"以来新诗观念上"诗"与"散文"的混淆,他提出"纯粹诗歌",主张新诗的象征主义发展,追寻"诗"与"散文"的"纯粹分界"。与周作人、梁宗岱以及法国诗人瓦雷里的象征主义诗学不同,穆木天的象征主义是通过"个人生命"与"国民生命"的"交响"和"暗示"即"诗性境界"实现的,他揭示了"诗"与"散文"在建构基础和方式上的根本不同,为中国新诗的独立发展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关 键 词:纯粹诗歌 诗性境界 诗与散文的纯粹分界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