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层析成像及汶川地震成因探讨  被引量:3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韦伟[1] 孙若昧[2] 石耀霖[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北京100049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第7期831-839,共9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编号:KZCX2-YW-134);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基金(编号:90814014)资助

摘  要:利用云南、四川地震台网记录到的3594个地震事件的71670条P波到时资料反演求得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清晰地显示了川滇菱形块体以及松潘-甘孜块体在中、下地壳深度处低速异常显著,而四川盆地在该深度处以高速为主要特征,我们的成像结果为下地壳流模型提供了地震学方面的证据.下地壳流在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后,深部物质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向上逆冲推覆,导致应变在龙门山断裂带脆性地壳内高度积累,应变能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突然释放导致了汶川地震的发生.在26°N以南地区的上地幔顶部低速异常明显,结合各向异性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软流圈物质的流动影响了该区上地幔顶部的波速结构,并且软流圈热物质在长期的流动过程中造成了扬子克拉通在西南部的减薄.

关 键 词:地震层析成像 川滇菱形块体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扬子克拉通 

分 类 号:P315.1[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