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红细胞酶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辉[1] 李津婴[1]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科,上海200433

出  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271-273,共3页Journal of Diagnostics Concepts & Practice

基  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资助课题(09JC1400100)

摘  要:已发现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至少可由19种红细胞酶缺乏和1种酶活性过高引起,发病率居前几位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症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丙酮酸激酶(PK)、嘧啶5′核苷酸酶(P5′N)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缺陷。G6PD缺乏症为X染色体连锁遗传.临床症状多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另3种酶缺陷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主要表现贫血、脾肿大、黄疸,纯合子有临床症状,杂合子一般无临床表现或表现轻微。本研究主要论述这4种红细胞酶缺乏症的研究进展,

关 键 词:红细胞酶病 溶血性贫血 机制 

分 类 号:R556[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