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纳米粒子体系中的近场耦合与SERS效应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阮芳雄[1] 张顺平[2] 李志鹏[2] 杨志林[1,2] 吴德印[3] 任斌[3] 徐红星[2]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物理系,厦门361005 [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90 [3]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

出  处:《科学通报》2010年第21期2078-2085,共8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303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93070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E0710028)资助项目

摘  要:利用广义米氏散射理论(Generalized Mie)从理论上系统研究了球形钯纳米粒子二聚体的线性光学性质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计算表明,粒子间的近场耦合效应对粒子对的吸收、散射和消光光谱影响显著,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峰的位置随粒子间隔的变小而显著红移.在耦合效应和尺寸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钯纳米粒子二聚体中"热点"位的最大SERS增强因子可达到107~108,表面平均SERS增强因子可达105~106.通过对远场和近场的对比研究,发现消光谱与粒子间的近场增强谱的谱型大致相同,但消光谱的极值峰位与SERS的最大增强峰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离,这显示了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对远场和近场的不同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讨论.相关结果对揭示远场与近场的关联性及探索过渡金属体系中表面增强散射的电磁场增强机理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 键 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近场耦合 米氏散射 过渡金属  

分 类 号:TB383.1[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