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广东广州510120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10年第8期1599-1600,共2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复发性过敏性紫癜(AP)的诱因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了76例AP患儿,其中初发组病例45例,复发组病例31例,诱因的调查指标为感染率、ASO阳性率、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食物药物过敏史阳性率、血清总IgE阳性率、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包括食物组和吸入组)。结果 1、AP初发组男女比例为1.25:1,低于复发组(1.82: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P初发组感染率为73.33%,高于复发组(51.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中肺炎支原体(MP-IgM)和链球菌(ASO)阳性率分别为22.22%、13.33%,复发组中为29.03%、6.5%,两组相应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初发组和复发组中,具有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发生率分别为17.78%、19.36%,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和复发组中,血清总IgE高出正常者分别为46.67%、42.8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物和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40%、3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食物和吸入组过敏原中以尘螨阳性率高,为61.54%。结论 1、男性儿童AP可能较女性儿童更易复发;2、AP复发时,非感染诱因所占的比重上升;3、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链球菌感染率,过敏因素在AP初发和复发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分 类 号:R554.6[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6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