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建生[1] 严利平[1] 凌建忠[1] 钱洪生 杨幼宜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上海市军工路300号200090 [2]江苏省苏州海发渔业有限公司
出 处:《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第8期3-5,27,共4页Journal of Modern Fisheries Information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2008M06)
摘 要:本文以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鲐鲹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鲐鲹鱼总体资源状况在近7年来处于中等水平。2009年日本鲭资源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夏秋季南渔场澳洲鲐资源状况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较差,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仅有30%左右;夏秋季蓝圆鲹和竹筴鱼在闽东渔场和浙江南部近海渔场生产的渔获物中比例相对较高。与2008年相比,2009年南渔场生产中心明显偏西,渔获产量主要来源于传统的230、240等渔区,南部外海鱼发差于2008年,浙江中部外海渔场产量也相对较高。2009年北渔场渔获产量主要来自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而往年产量较高的黄海中南部海域在2009年产量相对较低。南渔场的渔获产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的平均网次产量为高,高产渔区主要是230、240、221、225、2081、2161等6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澳洲鲐所占比例较低,有部分蓝圆鲹和竹筴鱼;北渔场生产主要有2个渔获产量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2个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该渔场平均网次产量以12月上旬最高,12月中旬次之,高产渔区主要是1441、1521、1592等3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