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晓誉[1]
出 处:《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89-192,共4页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摘 要:罗马文学和希腊文学均为世界文学的渊源,罗马喜剧虽是希腊喜剧的传承者,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了后世更加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戏剧大师都曾从罗马喜剧中吸取过精华。希腊与罗马,这两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民族和传统,导致两地的文学不可能完全一致。喜剧在罗马是一种来自于异质文明的文学形式,从众多喜剧家的改编和创新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在罗马本土的舞台上绽放异彩。笔者试图从文体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米南德、阿里斯托芬等人的喜剧进行分析,对比其中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以便更清晰地梳理和认识古罗马的喜剧流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