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室颤左室引流对犬脑组织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伊雪[1] 张宏民[1] 邬鹏宇[1] 关晓海[1] 蒲国华[1] 陈晨[1] 刘志勇[1] 张宇[1] 陈国生[1] 李占清[1] 

机构地区:[1]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0年第16期2918-2920,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编号:冀卫科教字[2004]31号04051)

摘  要: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室颤左室引流技术对犬脑组织的影响。方法:14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右侧第4肋间进胸,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实验组不阻断升主动脉,血流降温到28℃,心包腔内注入4℃生理盐水诱导室颤,同时行充分左心引流;对照组阻断升主动脉,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冷晶体停跳液。检测相应时间点血清IL-8和S100β蛋白浓度;检测CPB前及结束时脑组织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8、S100β的浓度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也存在差异(P<0.05)。两组在CPB前IL-8、S100β浓度无明显差异,转机后均开始升高,且均在CPB2h达到高峰,并于CPB3h逐渐下降,但仍然高于CPB前水平。脑组织免疫组化显示:两组脑组织的S100β及NSE的积分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PB结束时,两组脑组织的S100β和NSE的积分光密度值比CPB前显著增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不阻断升主动脉低温室颤左室引流技术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减少脑栓塞发生率,有利于脑保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 键 词:脑损伤 体外循环 不阻断升主动脉 低温室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白细胞介素-8 

分 类 号:R654.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