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区不同稻作方式应用现状分析报告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全英[1] 裴红[1] 周凤梅[1] 

机构地区:[1]淮安市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淮安223200

出  处:《新农村(黑龙江)》2010年第7期29-30,共2页New Countryside

摘  要:楚州区近年来由于广大农户盲目自发应用直播稻技术,水稻种植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劳动强度大、花工多的手插秧稻作方式应用面积越来越小,以直播稻、机插秧为主的轻简稻作方式应用面积越来越大。根据2008年调查,三种稻作方式产量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栽稻、机插稻和直播稻,分别为615kg/亩、585kg/亩、525kg/亩,我区水稻产量平均为550kg/亩,手栽稻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直播稻产量最低。用工成本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栽稻、直播稻和机插稻,分别为260元/亩、200元/亩、120元/亩,平均用工成本为193.3元/亩,手栽稻由于育秧和移栽用_T-量增加导致用工成本明显增加,机插稻用工量少用工成本最低。扣除用工成本,水稻的种植效益从高到低依次是手栽稻、机插稻和直播稻,分别为468.5元/亩、461.5元/亩、317.5元/亩,平均为415.8元/亩,手栽稻效益最高,直播稻效益最低。发展机插稻是解决水稻移栽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 键 词:楚州区 不同稻作方式 现状 分析 

分 类 号:S511.04[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