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万锋[1,2] 高兴华[1] 李久宏[1] 郭哲[1] 何春涤[1] 耿龙[1] 赵玉铭[1]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01 [2]聊城大学医院皮肤科,252000

出  处:《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0年第8期559-562,共4页China Journal of Leprosy and Skin Diseases

基  金: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支持(IRT0760)

摘  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7年明确诊断的83例皮肌炎(DM)患者,针对性别、年龄、职业、诱因、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伴发疾病、死亡原因等参数做分析。比较活动性间质肺病组、非活动组及无肺病组的病死率。皮肌炎常见于女性(74.7%),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部分病例显示感染(8例)、劳累(5例)、染发(5例)及紫外线(1例)是诱因。从发病到就诊平均时间为半年左右。95.1%有颜面红斑,42.7%有Gottron征,41.5%有吞咽困难,39例做了肌肉活检,其中37例活检阳性,阳性率94.9%。82例作了肌电图,72例显示肌源性损害,阳性率为87.8%,肌电图93.2%有三角肌损害。22例有肺间质病变,15例合并肿瘤,其中80.0%伴肿瘤的皮肌炎患者未见肺间质病变。有5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死于肿瘤。伴活动性肺间质病变组病死率为25.0%,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肺间质病变组(0)和无肺间质病变组(0,P<0.05)。皮肌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肌肉活检、肌电图、肌酶是皮肌炎重要的诊断依据。皮肌炎常伴发肿瘤和间质性肺炎,肿瘤和活动性肺间质病变是相互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关 键 词:皮肌炎 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 间质性肺病 

分 类 号:R593.26[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