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雌激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东梅[1] 边晨[1] 邓其跃[1] 冉倩[2] 蔡文琴[1] 张吉强[1]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重庆市神经科学研究所,重庆400038 [2]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11队,重庆400038

出  处:《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4期310-313,共4页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基  金:第三军医大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TMMU,2007XG41);重庆市回国人员启动基金(CSTC,2007BB5030)资助课题

摘  要:脑内雌激素的来源包括透过血脑屏障的循环雌激素以及脑局部合成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以调节脑发育、突触可塑性,以及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也能调节胆碱能系统、多巴胺能系统和5-羟色胺能系统等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具有两类受体:一是经典的核受体ER-α和ER-β;二是近年新发现的膜性受体ER-X和G蛋白偶联受体GPR30(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以及Gαq-ER。核受体介导雌激素的基因型效应即调节特异性靶基因的转录,而膜性受体(包括核受体的膜性成分)介导快速的非基因型效应,但也可通过第二信使系统发挥间接的转录调控功能。由于脑源性雌激素具备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部分功能性特征,因此雌激素仅仅是一种激素还是可以作为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假说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关 键 词: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基因型效应 非基因型效应 神经递质 神经调质 

分 类 号:Q421[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R338.6[生物学—生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