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冰梅[1]
出 处:《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年第4期305-306,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Care and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总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抢救治疗的12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发病原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0例(40.3%),机械性因素40例(32.3%),羊水过多20例(16.1%),胎膜早破20例(16.1%),原因不明5例(4.0%)。主要临床表现:阴道流血74例(59.7%),持续性腹痛35例(28.2%),间歇性腹痛25例(20.2%),血性羊水35例(28.2%),死胎25例(20.2%),胎儿窘迫20例(16.1%),出血性休克25例(20.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30例(24.2%)等。母婴结局:剖宫产119例,子宫次全切除21例(16.9%),产后出血45例(36.3%),死胎25例(20.2%),新生儿死亡10例(8.1%),死产5例(4.0%),新生儿窒息25例(20.2%)。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应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