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上海201620
出 处:《教育探索》2010年第9期155-157,共3页Education Exploration
摘 要: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情境、行为和主体三个维度解析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为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范型。基于情境、行为和主体三个"矢量"的差异,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在教育情境、教育行为和教育主体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中美大学道德教育比较的启示下,"有效德育"蕴函着对我国目前高校道德教育状况的反思与改革诉求。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模式从根本上要实现从单向的"道德知识传递型"向多向的"道德意义建构型"转变。
关 键 词: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论 启示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