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汉江流域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鲁西奇[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历史系

出  处:《中国农史》1999年第1期35-45,共11页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学区域发展前期项目

摘  要:人口密度与城镇密度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动,是考察历史时期农业经济区之形成与演变的两项重要指标。历史时期汉江流域主要有5个农业经济区,其中南阳盆地开发最早,先秦至两汉时期农业经济在全流域居领先地位,之后则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以及汉水上游河谷盆地的开发稍晚,农业经济的发展平稳而缓慢;汉江下游平原的垸田经济在宋代开始兴起,至明清时期进入全盛,其农业经济水平跃居全流域第一位;秦巴山地农业经济区形成最晚,并很快走向衰退。土地资源、人口资源、环境因素、区位交通条件等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及其变动,是制约农业经济区形成与演变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汉江流域 农业经济区 演变 历史时期 

分 类 号:F329[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7.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