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学院,上海200093 [2]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市政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长春130021
出 处:《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0年第9期1052-1060,共9页Scientia Sinica(Technolog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876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批准号:50828601);上海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批准号:10ZZ91);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批准号:No.J50501);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青年科技发展基金(批准号:J20091091)资助项目
摘 要:对具有导热和表面辐射换热相互耦合的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采用层流模型,为SIMPLE算法,QUICK差分格式.计算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的封闭腔内,辐射换热比对流换热更占主导地位.当具有固体层时,导热的效应使总的对流换热有所增长(曲线的初始部分),但当固体层的导热系数比超过一定值时(kr≥10),再增加固体的导热性能,对封闭腔内的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就不明显了.从数值上证实了在实际的建筑环境中,只要外围护结构的厚度达到一定的数值就可以达到隔热保温的要求.再增加厚度并不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分 类 号:TK12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