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翔[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039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4期66-67,共2页
摘 要: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常会忽略掉文本本身形式问题。本文主要关注了《西厢记》与当代小说《舞者》、《亲情树》三者在形式上的共性——推动它们情节戏剧性发展的矛盾冲突的根源都在于家长制这一古今常存的封建传统,为了故事能戏剧性或不那么顺利地往后发展,作者便顺应中国人心理,搬出家长制去违背故事里人物意志,以造成戏剧冲突,从而使故事按作者的设想去发展,而又不会让读者觉得唐突和不可信。三部作品在共同运用了这一范式基础上却基于具体时代和描写内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可以说在叛逃家庭这一主题上,《舞者》和《亲情树》都是对《西厢记》有了继承又存在发展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