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卯霞[1] 陆伟东[1] 刘潮[1] 王海波[1] 施晓东[1]
机构地区:[1]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曲靖655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第4期352-354,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编号:06Y133B);曲靖师范学院研究基金(编号:0513906)
摘 要:通过样地调查、固定样地观测和室内试验分析,系统研究了滇西地区4个三棱栎种群的生殖特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不同生境的种群都具有结实能力,海拔1020~1730m之间三棱栎坚果的产量较高;各种群坚果主要分布在树冠中上部和东、南、西方向;三棱栎种子千粒重为13.07g,其中具有生活力者占9.25%,人工播种条件下,苗圃内种子萌发率高于天然条件,中低海拔高于高海拔地区。自然条件下,由种子转化成幼苗的过程是三棱栎种群生活史的脆弱环节。三棱栎林经营管理要以就地保护为主,促进种群生殖;要通过森林经营措施,为林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创造条件;种子脱落后,要及时扰动林下灌木、草丛,使种子能顺利落地,促其发芽成苗;种子大年要注意采种、育苗,扩大人工种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