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山林[1]
出 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111-115,共5页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戏曲史>(项目编号2004BWY002)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B404)成果
摘 要:《草堂诗余》在明代久盛不衰,引出了多种理论解释,包括词之正宗论、音律典范论、诗歌精品论、应歌范本论等,本文认为这些观点并无严重冲突,而是反映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可以概括为"爱文者喜其词,知音者赏其律,应歌者利其用"。也可以认为,《草堂诗余》树立了雅俗共赏的典范,其意义不可低估。《草堂诗余》的流传还不能忽略音乐的因素,本文以流传到日本的《魏氏乐谱》为依据,探讨了《草堂诗余》的音乐流传问题。从文学艺术的发展来看,《草堂诗余》的广为流传反映了词曲沟通的趋势,本文以剧作、曲选、曲论为依据,对此进行了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