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医家对噎膈的认识  被引量:1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虹秀[1] 张梅[2] 李平[2] 李鹰[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61 [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安徽合肥230061

出  处:《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第5期377-380,共4页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经费资助(国中医药发[2009]30号)

摘  要: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唐宋以后始将"噎膈"并称。噎膈的病因复杂,历代中医文献多有论述,如朱丹溪《脉因证治.噎膈》指出"血液俱耗,胃脘亦槁",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致使气、痰、瘀交阻,耗气伤津,胃失通降而成。

关 键 词:明清医家 文献研究 噎膈 病因病机 治法方药 预后 

分 类 号:R256.3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