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善侃[1]
出 处:《学习论坛》2010年第9期29-33,共5页Tribune of Study
摘 要:自然财富是物质财富的源泉。达到物质财富和自然财富协调统一的最有效途径是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立全面财富观的另一个重要视野是要视财富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的统一。在诸种精神财富中,我们尤其要重视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观念文化力量。割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片面财富观势必导致道德的沦丧。确立既重视物质财富又重视精神财富的全面财富观的关键举措是重视包括道德建设在内的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的无形财富的积累,还要破除"GDP崇拜"情结。积累、扩大社会财富,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关注民生,建立健全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长效机制。
关 键 词:自然财富 物质财富 精神财富 社会财富 全面财富观
分 类 号:F047.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