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冰[1,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
出 处:《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89-95,共7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摘 要:从正面宣传"自由"到局部限制"自由",再到从价值层面上彻底批判"自由",孙中山一生对"自由"的态度大体经历四次转变。与这种多变性并存,孙中山对"自由"内涵的理解又是始终一贯的,即把"自由"视为绝对的无约束状态、工具意义的宣传口号以及权力之下的"法律权利"。从多变而一贯的自由观切入,是探究孙中山政治取向的有效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