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詹才宏[1] 蔡文选[1] 冯云龙[1] 何银华[1]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浙江省固体表面反应化学重点实验室,金华321004
出 处:《中国科学:化学》2010年第10期1571-1571,共1页SCIENTIA SINICA Chimica
摘 要:本文利用一个新的二羧酸配体5-羧基-1-羧甲基-2氧吡啶(H2L),合成了4个异分同构的配合物,通式为[M(HL)2(H2O)]·2H2O,M=CuII(1),ZnII(2),MnII(3),CdII(4).金属氯化物与配体H2L以1:2的摩尔比在乙醇的水溶液中混合,混合物在40~50℃下搅拌回流1小时,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一周后,得到适合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晶体,产率为40%~50%.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4属异质同晶体,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以铜的配合物为代表进行结构分析.在最小不对称单元中包含半个CuII,一个配体HL-离子,半个配位水和一个结晶水.中心金属CuII分别与4个HL-配体的2个羧基氧原子,2个羟基氧原子和1个水分子配位,形成了一个配位数为5的近四方锥构型,其中Cu原子与4个HL-配体上的氧原子构成四方锥底面,水分子则占据锥顶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另一个羧基氧,它与金属原子之间的距离为0.2765(2)nm,根据文献可认为它与CuII之间形成了较弱的配位键,因此中心Cu原子也可以称为7配位的五角双锥构型.2个HL-配体上的羧酸氧原子和配位水分子构成五角双锥底面,另2个HL-配体上的酚羟基氧原子则占据锥顶位置.HL-配体桥联两个Cu金属中心沿a轴方向形成一维链结构,链状结构通过羧酸氧原子与配位水及结晶水分子间的氢键最终连成三维结构.从拓扑角度来看,该配合物框架是新颖的两节点(6,8)-连接的拓扑网络,其Schlfli符号为(32.45.57.6)(34.412.58.64)2.在该拓扑网络中,2个6节点和4个8节点构成四边形的螺旋通道,并且相邻的通道显示不同的螺旋结构(左旋和右旋),所以整个网络结构是外消旋的,不显手性.在这些螺旋通道中贯穿着二重菱形的自穿插结构.研究了配体H2L和配合物1~4的固相荧光光谱.配合物1的中心金属原子为Cu,发生了荧光猝灭;配合物2~4的荧光发射峰类似,在254nm的激发波长下,在483,484和515nm处分别有强的荧光发射峰,
关 键 词:5-羧基-1羧甲基-2氧吡啶 超分子 荧光性质 晶体结构 自穿插网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