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锐[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
出 处:《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140-146,共7页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青年项目<战国秦汉时期的"学派"研究>(06JC770002)成果之一
摘 要:秦"焚书"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有关此事件,仍有许多未解之迷,以致学界众说纷纭。譬如挟书律的内容是什么,萧何是否收书,博士官是否可以藏书,诸子书是否被焚,秦人何以引诗书等等。本文依据前贤时哲的研究,在复原挟书律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史记、《诗》、《书》、百家语的差别,称引百家语的原则,秦是否焚民间的诸子书等问题,以及其它与学术史相关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