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比较的观点  被引量:1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熊跃根[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63-72,共10页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公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26)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里,诸多国家出于应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考虑,都在不同程度地对本国的福利体制进行变革或再造。在分析了全球化与后工业经济时代新社会风险对建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制的影响的基础上,文章提出,转型时期的中国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重塑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第一,建立和发展新型福利体制的责任共担的模式;第二,通过风险管理确立国家、非营利部门与家庭的福利三角关系;第三,建立和发展新型社会契约下的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关 键 词:中国福利体制 社会基础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分 类 号:F845.16[经济管理—保险]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