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戴锦华[1] 张志强[2] 赵刚[3] 章永乐[4] 蔡翔[5] 孙歌[6] 倪文尖[7] 杨念群 贺桂梅[9] 王炎[10] 强世功[4] 于治中 姚洋[12] 严海蓉[13] 何吉贤 周展安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4]北京大学法学院 [5]上海大学中文系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7]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8]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9]北京大学中文系 [10]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11]台湾清华大学外文系 [12]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3]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出 处:《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5-35,共31页Open Times
摘 要:2010年7月17日,四十余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海内外学者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聚会,以"别求新声———汪晖的学术世界与当代中国思想之进路"为题,召开了一次学术座谈会。会议共设立了四个议题: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问题、二十年来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思想论争与超越左右、当代学术生产与现实关注。以下文字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并经发言者本人审定,标题为编者所拟,内容编排并非依照现场的发言顺序。由于篇幅所限,部分发言人的发言内容未能一并刊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次会议的部分内容此前曾在网络上流传,但并未经发言者审定,里面有大量错讹,希望读者加以甄别。本刊编辑此专题,旨在期待中国学术界在媒体及社会大众关注"汪晖事件"的同时,能够建设性地开展出超越"左"与"右"的胸怀与视野。因为,真正的"中国问题",是不可能被"左"或者"右"的立场所化约的。本刊欢迎读者对此专题发表不同意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