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中的共产主义及其价值向度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查芳灵[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8期86-89,共4页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的发源地,是其探索科学世界观的最初而又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劳动异化史观为历史解释模式,其总体逻辑构架是:人的真正本质之积极肯定的形式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的世界的必然归宿是它的自我否定——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此历史运动模式基础上生成,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之进行体系性论证。《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科学世界观、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生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虽然不是成熟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但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 键 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积极扬弃 共产主义 

分 类 号:A8[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